技工院校为何这样“红”
近期,江西省人社厅对全省85所技工院校2017年秋季招生情况进行调查。 结果显示, 江西省技工院校招生火爆, 其中省属31所技工院校招生进度远超计划, 大部分均已招满。
打造技工教育综合体
“怎么这么快就招满了!”在江西技师学院报名现场,发出感叹的不仅是带学生来报名的老师,还有很多家长,他们纷纷表示希望学校扩招。
对于技校招生火爆的现象, 江西技师学院负责人表示并不意外,“目前, 技工院校有别于其他类型职业院校的地方在于, 技工院校是技工教育综合体, 涵盖学制教育、职业培训、 技能竞赛、 职业资格鉴定、 公共实训和就业服务六大业务版块, 学制教育仅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江西省人社厅下属的技工院校, 该校建立的技工教育体系完整, 技能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下一步, 我们还将进一步加载创业创新工厂、 校企联合研发中心等新的业务模块。” 该负责人表示。
赣州技师学院负责人表示, 由于技工教育所有业务版块的技能人才培养导向, 都直接对接职业资格标准、岗位技能标准,加上技工院校的专业设置直接来源于企业和产业的实际岗位设置,技工院校是目前不同类型的职业院校中服务经济、产业发展效果最好的类型之一。
据介绍, 近年来, 江西强力推进职业教育资源整合, 强化技工院校技能人才培育功能型平台建设。
“一是优化院校布局和专业建设。 全省11个设区市除抚州正在推进建设高级技工学校外, 其余设区市均布局一所以上高级技工学校、 技师学院, 形成15个技工院校专业群。 二是优化招生结构。2016年招生人数全年同比增长近30%, 目前2017年各技工院校招录形势见 ‘涨’。” 江西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发展平台实现双渠道
技校招生火爆的背后,离不开江西省在拓宽技校生发展平台方面所做的努力。
当前,江西省人社厅正在通过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创新、 创新政策机制、拓展院校发展路径、强化学生技能培养等举措,努力使技工院校学生发展平台实现双渠道。
“双渠道就是一方面让技校学生走技能就业、技能成长的道路。另一方面让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的全日制高级工班、预备技师班毕业生,可以分别按相当于高职 (大专)、本科学历落实相关待遇。在这一点上,我省在公务员招考、事业单位考录、‘三支一扶’大学生招考方面,已经落实好相关待遇。”江西省人社厅职建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作为人社部在江西对口帮扶的技工学校, 在短短两年内, 宁都技工学校在办学思路、 专业建设、 实训室建设、 师资培养上, 都体现出非常强的办学特色。 在第一年试招生的基础上, 宁都技工学校首次正式招生就突破900人。 而这都得益于该校一方面实施全日制技工院校学生学制教育, 一方面大力实施职业技能培训的举措。
“不可否认, 特别在县域层级,技工院校与其他类型职业院校比较起来具有显著的差异化优势。” 宁都技工院校负责人如是说。
对此, 江西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技工院校通过学制教育和职业培训两条腿走路, 有力支撑了江西省中、高级技能人才的培养。”
校企合作助推就业热
几年前, 张小北初中毕业后就跟着老乡在广东东莞的一家数控企业打工, 由于不懂技术、 没有学历, 只能在生产车间处理边角料。看着一起上班的技工师傅们月薪上万元,他羡慕不已。
2014年春节,他回到九江老家,得知九江市高级技工学校开办的“扶贫移民特色班”有数控技术专业,而且免除学杂费,他毅然报名入学。
经过3年的实训学习, 他学到了技术, 取得数控专业证书。 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 他到九江中船公司实习。 现在的他已经从九江中船公司的实习生, 晋升为钳工车间小组长,当上一名 “金蓝领”。
“数控技术是专业性比较强的行业, 看起来最简单的工作却最 需要耐心和毅力, 如果没有专业基础的支撑, 可能在实习阶段就会被 ‘打倒’。” 说起自己的 “成功秘诀”, 张小北说, 除了基础的专业文化课程, 学校还设有专业的实训场所和实习基地, 通过实际操作训练, 让学生真正掌握专业知识。
加强校企合作, 搞好就业服务, 是办好技工教育的落脚点。经过多年的校企合作, 九江市高级技工学校已经与九江昌河汽车、江西中船、 江苏远洋等省内外20多家就业满意度较高的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 为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提供了平台。 据了解,2014级首批90多名扶贫班学生现已走上顶岗带薪实习岗位, 最高月薪超过6000元, 平均月薪达到4000元。
江西省人社厅负责人表示, 下一步, 在加大技校招生力度的基础上, 江西省人社厅将继续强化技工教育, 进一步推动院校地域合理布局, 提升技工院校内涵建设, 计划在2017年推进技工院校示范校建设、 校企合作示范校建设和示范专业建设。
热门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