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师领航 助推技工教育新发展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近年来, 广东省紧紧围绕经济社会转型发展需求, 按照规划为要、 建设为重、 质量为本、 服务为基的工作方针, 积极推进全省技工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截至2016年底, 该省技工院校共有在职教职工2.94万人, 其中大学本科学历以上教师1.95万人,技师、高级技师8822人,一体化教师8723人, 分别占在职教职工总数的66.2%、29.9%和29.6%。
政策创新 健全制度保障
2012年, 广东省政府出台 《关于全面实施 “强师工程”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意见》,明确设立技工教育 “强师工程” 专项资金, 目前共投入8000万元支持技工院校师资队伍建设。
同一年, 该省设立技工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调研课题, 组织21人组成4个专题调研组, 分析181所技工院校教师相关数据, 形成 《广东省技工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在综合调研的基础上, 广东省建立省市校三位衔接的师资培训网络。 广东省依托省国防科技技师学院, 建设省技工教育师资培训学院; 依托综合实力较强的广东省技师学院、 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等建设技工教育师资培训基地,构建 “学院+基地”师资培训网络。
在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制造团队挑战赛中荣获金牌的钟世雄,2016年于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毕业后, 留校担任教师。 这是广东省创新人才引进机制的缩影。
该省明确, 在省级以上一类竞赛前三名选手、 世赛获奖选手、 全国技术能手获得者等相关人员参加技工院校教师公开招聘, 可通过考核的方式直接聘用, 为引进优秀人才打通通道。
“我省还实施优秀教师资助计划,从2014年起, 通过遴选, 对技工院校骨干教师、 专业带头人、 国家级技术能手等优秀教师, 每人每年给予5万元资金扶持,目前已资助122名优秀教师。 同时, 我们不断推进职称制度改革, 开展技工院校教师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改革试点工作, 制定实施 《技工院校正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职称改革试点工作方案》。 目前,我省已在60所国家级重点以上技工院校开展正高职称试点工作。” 广东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培养培训 提高师资水平
近年来, 广东省实施教师轮训制度, 利用每年1600万元的技工教育 “强师工程” 专项资金,目前共培训教师19330人次。
“同时,我省实施强师领航计划, 加强卓越教师培养, 支持有条件的技工院校建设14个国家级和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引进在本领域具有较高影响力的技能大师, 以 ‘师带徒’形式培养一批专业骨干。每两年组织开展技工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竞赛,重点开展教师专业建设能力和教学能力比拼,选拔优秀教师。” 广东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说,2010年以来, 共有26名教师获得 “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10名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加强国际交流, 提升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 这是广东省提高师资整体水平的重要举措。
2009年以来, 广东省通过 “送出去、 引进来” 方式, 共组织29批次655人次技工院校优秀教学管理人员赴德国、 新加坡、 澳大利亚等国家开展培训; 引进200多人次境外职教专家到广东省举办师资培训班23期, 培训教师580人次。
通过世界银行引荐, 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还与孟加拉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达成技能培训提升项目合作,2017-2019年,为孟加拉教育部官员、 各职业学校高层管理人员及教师等培训581人次。 经国家环保部的推荐, 联合国环境署在未来两年计划派送110名世界各国的制冷行业技术骨干、 专业教师, 到学校参加培训。
省际合作 打造研修品牌
近年来, 广东省技工院校积极发挥办学优势,开展省际技工院校师资培训服务。
2013年, 广东省人社厅与内蒙古自治区人社厅签订促进高技能人才培养合作交流协议, 通过赴粤培训、 送教上门等方式, 共为内蒙古43所技工院校、 劳动保障监察系统等开展教师、 公务人员、 高技能人才培训11期,共587人次。
2013年, 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增挂 “全国技工院校师资研修中心” 牌子。 截至目前,该学院共为199所技工院校教师开办124期师资培训班, 培训师资达3847人次, 范围覆盖北京、 山东、 福建、 广西等27个省市自治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学员满意度达93.78%,打造出全国技工院校师资研修品牌。
此外, 该省技工院校在师资培训方面加大对贫困地区、 边疆地区的帮扶力度, 为新疆培训师资共40人; 参与人社部牵头组织的安徽金寨技师学院对口帮扶工作, 通过两地培训、委托培养和支教等方式开展师资培训;承办贵州省黔南州、 湖南省花垣县等技工院校主办的骨干教师和管理人员研修班, 建立了 “优势互补、 资源共享、 帮扶共赢、 共同发展”的师资培训合作。
热门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