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酒店大幅扩张、微利、人才荒、无力加薪的原因及分析
从深圳水都假日酒店夏子帆副总经理的微博中看到此文,并因此文在微网中引发了广泛的热情争论和建议及深思,其实让我内心倍感欣喜,因为这证明当今第三产业之酒店、饭馆行业已越来越多关注并关心之现状了。
酒店大幅扩张其实也是大事所趋,中国当今已有十几亿人口,城市化、国际化早已成为当今社会的向前发展必然结果,从农村集中到城市工作、居住(当然,我但愿农村的土地将越来越多用于耕种)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事情,这也是城市的酒店及饭馆越来越多的原因之一,加上这些年来国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之旅游业、酒店和饭馆等在中国正在澎勃发展已行成必须的结果。
但“人才荒,其行业普遍微利及无力加薪”却已成为制约当今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其实也是必然的,究其原因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酒店及饭馆业发展过快过猛的原因及分析:
1、技术含量低:因它无需高科技人才、无需高智商人才、无需高级别的等级技师(以下简称“三无”)。但然,个别大的酒店有一、二个高级别的技师或厨师,但在国内至少90%以上几乎没有,原因主要一是此类人才太少,二是因为企业将要付出的成本相对太高,而现在在企业内工作的厨师及技师们一般文化水平都偏低,他们一般不能给企业提供好的思路和想法,也难有好的创造力和开拓精神,同时国家缺乏应有的管理体系和规范的考核上岗制度标准,一般是企业自行而定。
2、入行门槛成本低:小的饭馆或旅店,进门门槛很低,有的仅需2万元左右的成本即可起家,中型的也不过50—500万元左右,大型的就不多说了,而这大、中、小型的酒店、饭馆大多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以租赁业主的房产和门面来经营,自身有房产资源的少之又少。加之国家大力支持和鼓励个人创业,有的甚至于无息贷款给个人自主创业,因此这些年来开门面、开工厂等过多,所以我说入门门槛成本低。
3、低投入产生的低思想:现代教育太过积进、传媒太过偏重于个人发展上的宣传,如中央台的致富栏目就专门教人怎样办厂开店,只谈经验,没想过大家如果都上项目,是怎样的结果,传媒一般顶多加上“投资有风险”之类的话。从教育上讲,我们从小都是接受的大都是学校文化还有家庭教育思想,都是要求我们积极向上,做一个有出息有能力的人,不是当官就是要做个成功人士;从传媒上讲,这些年来,不断地报道成功人士是怎样成功的,怎样从平民走到今日富翁的,但经常忽视一句话“平平淡淡、匆匆容容才是真”,人往高处走并没有错,但很多人在某几个企业打拼几年,虽然自身条件和管理水平有限,但以为自己工作经验丰富,认为自身能力水平已可掌控一切、可一展身手,往往忽视了“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可缺一。而一但迈入行业才发现水之深,目标之远,从而导致降价、暗取等恶性竞争现象不断,并由之引发的“围城”之观点就不断发生了(“围城”——围在城里的人想冲出去,在城外的人却不断想冲进来)。
二、“人才荒”和“用工荒”的原因及分析:
1、因为以上写的“三无”,所以我个人理解人才荒即是用工荒。但为什么有人才荒呢?餐饮业有句话叫做:“山珍海味盐作主,五味调和人为先”,人是首要的,但餐饮业及各服务性行业都是立竿见影的行业,可以说要求又是很高的,“旺季做营销、淡季抓管理”是服务性行业的经常事。从大的说要求:忠诚、奋斗、团结,从小的讲要求:主动、热情、服务周到,并且要求他们要有主动性、能动性和敏锐的观察力。因大多数企业很注重“细节”,而往往“细节”又决定着企业的成败。无论多大的酒店、宾馆还是小的饭店或茶楼等都有各自出的任职要求及各种管理条例,基本大同小异,“一个钉子一个铆”每个岗位是缺一就马上“立竿见影”的,虽然是以上说的“三无”,但每个岗位都要求责任必需强,有时就如工厂的流水线作业一样,缺一不可。所以这也给很多在职的和应聘者感到很大的精神压力,导致在职的员工想转行,应聘者不想入行的原因之一。
2、知识的片面性:一般入店员工大多文化偏低,有的甚至初中文化都没有,但他们有很多也是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人往高处走”这个道理谁都明白,但真正做到可以给他们提供学习机会的企业却很少。相反,每年大学生要工作的有五、六百万,加之大专、中专等应有千万人以上,确怎么又就业难呢?而服务性行业却又人才荒呢?我个人认为原因如下:
①传统观念的影响:我敢大声问:“有那个大学生,包括大专生中专生的父母送孩子读书就是为了做这服务性行业的?”没有!绝对没有一个!而每年有几个学生娃进了酒店或饭馆工作那也不过是勤工俭学或过过渡而已,因为他们的家教里和社会传媒中,读书就是为了明日可以做直接的管理者,而绝对不是做侍候人的服务行业,他们很多人忘记了文凭只是“敲门砖”,只是他们在成功路上的一个阶梯而已。
其实所有的管理者都是被管理者,只是层次暂不同,另正如夏总说:“其实社会、学校、企业、包括学生本身,对于人才的就业认知都有问题,这是中国体制问题。社会认为:大学毕业就是知识分子、是精英!学校认为:帮你找了实习单位就万事大吉;企业认为:我从学校能找一批廉价的劳动力;学生认为:我大学毕业,应可以找份好工作、应拿高薪”。而实际呢,就让很多大学生产生了“高不成、低不就”的社会现实,产生了这样的一种社会病态,并更有越演越烈的趋势。
②自身条件的影响:在服务性行业,相对来说也是吃青春饭的行业,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要求他们年轻、漂亮、能干,至少看得过去,而尤其要女同志的企业占多数,因为女性多半细致、细心、耐烦些,这就难免形成一边倒的现象,一方面各店要进大批量的女性,另一方面女性在店内工作相对不会太长(因为她们要结婚生子,加上中国传统观念随夫走的思想等原因),换工频繁。
热门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