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传统律师业务遇上互联网
最近法律电商的概念越炒越热,不管法律电商是不是个伪命题,既然来互联网上做业务,必然要立足互联网来讨论问题。传统的律师业务迎面碰上了蓬勃发展的互联网,律师行业分化纠结,到底互联网对律师行业有什么影响?律师们又该怎么应对这种影响?
互联网格局未定
要深入了解互联网对律师行业的影响,我们首先要知道互联网本身的状况。而律师业务属于服务类,那么我们来看看互联网和服务行业的大背景。
一.互联网对产品商和服务商的影响异同
互联网公开、共通的特点,促使各种资源按照市场规律自由组合,以创造最大价值。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对传统的商品业和服务业产生了巨大冲击和影响。对两个行业都有以下相同的影响:
(1)深入消费者生活的方方面面。
结合二者自身依托互联网的特点,在自身不断壮大的同时,其经营项目也不断丰富起来,由早期的专业性分类商品、服务慢慢转向多元化综合性商品、服务销售,基本覆盖了人民生活的大部分需求。
(2)都对传统行业形成一定的竞争性挤压。
随着精英商品的种类不断丰富,避过了多重税收,具有一定价格优势的商品、服务培养了消费者更高的消费习惯,线上线下的性价比竞争日趋激烈,传统商品销售行业、服务行业的便捷性难以匹敌电子商务。当然,这种竞争性挤压较多体现在实体商品销售行业里。对于一些不适合在线上销售的商品领域,线下销售仍然具有较大优势。
但是,服务行业和商品销售行业有着本质的区别,这种区别也就导致互联网对服务业的影响有其特别之处。
(1)服务业必须线上线下结合,互联网最重要的作用体现在开源。
像理发、按摩、钟点工、旅游等等这类服务行业,都没有办法动动鼠标后让电脑来替服务人员完成服务,始终需要实实在在的参与和互动。这种互动性就决定了服务业是无法完全脱离线下服务,必须线上线下结合。但是目前互联网上大部分服务电商都依托互联网销售服务,这进一步开拓了他们的销售版图,最大限度深入服务圈际内的潜在客户。
(2)专业化的特点适合采用垂直电商模式
服务行业的专业分类程度较高,不同行业的兼容性较低,行业整合成本非常高,所以即使在传统行业也很难将几个风马牛不相及的服务打包在一起开店。纵观服务电商发展,无一不是从小而精的专业分类慢慢做起,再并纳几个业分类。这种特点尤其适合垂直电商模式,即在某一个行业或细分市场做深化运营的电子商务模式。
二.垂直电商前途未卜,胜出可能性极小
这两年电商投资的热点几乎都集中在垂直电商,而服务行业具有圈际性、专业化分类强的特点,特别适合采用垂直电商的模式。所以,很多服务电商甫一上线就采用了垂直电商模式。但理想很美好,现实太骨感,2012年犹如垂直电商的死亡之年,而2013年更是垂直电商血腥厮杀的大浪淘沙之年。为什么我认为垂直电商前途堪忧?
第一,外循环输血模式成为垂直电商成长的致命弱点
大部分垂直电商都缺乏自有资金来源,而是通过多轮融资来取得创业成长期赖以生存的资本。如果把垂直电商比作一个婴儿,它就像一个没有骨髓的孩子,靠着医院血库里的血源源不断输进体内,就算侥幸长大了,终于有骨髓能造血了,但是没有自己的免疫力也很难活很久,而且命脉掌握在被人手里,闸门一关便打开死亡之门。
第二,平地起高楼缺乏消化真实需求的底蕴
垂直电商有一个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概念营销”,很多垂直电商创立之初,便是指着“概念”来谈下第一桶融资。网站一出,充满了高高在上的姿态,营造的概念氛围脱离最质朴的需求市场。就比如电商最爱玩的几个概念,“普惠”“颠覆”“XX生活”,往往带着这些概念光环的电商,都是走典型的外循环输血模式,因为不靠烧钱完全支撑不了前期的消耗。但是他们在创造这些概念的同时,根本没有办法实实在在去解决需求,市场很大摆在那里,愣是被饿死的也不在少数。为什么美好的概念,无法变成红灿灿的“毛爷爷”?因为,消费者不关心商业模式,不在乎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产品概念,消费者要的是解决问题、消费快乐!不以解决真实需求为底蕴的模式或者概念,最终只能和那些概念一起留在镜花水月的世界里。
第三、毫无商业积淀的“土大款”发展方式
商务是一门高深的艺术,并不是有钱就玩得转。没有商业积淀的商人犹如没有品味的暴发户,再好的商业项目到手里都是暴殄天物。在这个集体浮躁的时代,大家都开始追求“一年平衡,两年盈利,三年上市”的圈钱模式。有多少好的垂直电商项目沦为了这种圈钱模式的悲剧,并不是说这种模式本身有什么问题,而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不少项目负责人一旦拿到融资就跟突然横富的土大款一样,搬最豪华的办公室、请最好的公关、上最好的馆子。并没有精打细算,对融资做商业发展计划的合理规划使用,更缺乏商业风险管理。
这是国内垂直电商发展的硬伤,但这些硬伤只能说是后天不足,如果碰上一个良好的项目负责人,这些问题可以迎刃而解。但是垂直电商在自身还有先天不足,这导致了垂直电商在起跑线上就背着比其他电商更沉重的包袱。单一的模式,必然要承担更高的营销成本。比如京东的图书销售并不盈利,但是打折让利吸引来的消费者可以同样成为京东其他商品购买者。而垂直电商在创业初期,营销是个跨不过去的坎儿,要让消费者了解自己,接受自己,很难为高昂的营销付出不菲的费用。
所以,服务业如果一窝蜂走垂直电商之路,活下来的可能性很小。而对于法律服务这样不是刚需的刚需,如果采用垂直电商的模式,前途更加黯淡。
热门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