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任力模型:最佳的招聘策略和工具
2013-09-23 | 瑞方人力
招聘选拔的目的是为了决定谁将加入公司,从事哪个岗位,在公司持续工作多长时间来为企业创造业绩。这样看来,公司招聘和选拔就是进行预测。许多公司使用胜任力模型(又称“素质模型”)来帮助识别,要在一个职位上实现良好的业绩必须具备哪些技巧、知识,以及个性,并且使用胜任力模型来保证人力资源体系能够把精力集中在这些技巧、知识和个性的开发上。
胜任力模型:招聘的策略和工具
胜任力模型有很多的定义,但总的来说,描述的是驱动员工产生优秀工作绩效的各种个性特征的集合,它反映的是可以通过不同方式表现出来的员工的知识、技能、个性与内驱力等。它是判断一个人能否胜任某项工作的起点,是决定并区别绩效差异的个人特征。胜任力模型常被当作一种人力资源工具来解决关于员工的甄选、培训与开发、评估和继任计划等方面的问题。
胜任力可以分成知识与技能、能力、态度与意识三个层次,也可以按功能分为通用胜任力、企业特有胜任力和职能特有胜任力三大类型。
通常用冰山模型描述胜任力的构成。知识与技能属于表层的胜任力特征,表露于水面之上,很容易发现;社会角色、自我概念、人格特质和动机等,属于能力、态度与意识类深层的胜任力特征,隐藏在水下,很难发掘与描述。那些深藏的、内隐的特征往往是决定人们的工作行为及绩效结果的关键因素。
胜任力被称为“组织发展的优秀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