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2000元创业,靠一把雨伞做到年销20亿
如果你想买台电脑,首先想到的肯定是苹果、联想、戴尔......哪个牌子比较好?
如果你想买部手机,有苹果、华为、小米......让你想挑哪个就挑哪个,当然三星就可以忽略了。
想喝可乐,有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想吃快餐,有麦当劳和肯德基;就是去超市买瓶水,都能在娃哈哈、农夫山泉和怡宝之间挑个不停。
但在现在春雨绵延的季节,如果你想买一把伞,除了天堂伞之外,好像根本没有其他选择了。
一直以来,制伞业都被认为是夕阳产业,但一把小小的天堂伞,却占据着全中国雨伞行业80%的份额,年销售额20多个亿!
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个稳坐中国伞业头把交椅的赚钱企业,竟是由一位退休的老者创办的,60岁退休之后,他拿着2000元钱开始创业,从一个制伞小作坊,经过30多年、两代人的努力,终于做到今天的中国伞业龙头。
他的传奇经历,不输褚时健!
退休之后怀揣2000元创业
1984年,被誉为“中国改革史上最值得纪念的一年”,在这一年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第一次明确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也是在这一年,60岁的王斌章正式从杭州五联农机厂退休,在那个改革的年代,王斌章并没有好好享受退休生活的打算,而是揣着仅有的2000元钱,准备开始创业。
在退休之前,王斌章曾是一名制伞设备设计师,他设计生产的制伞设备由于科学性和精密性极高,不仅销往全国各地,甚至引得上海飞机制造厂的技师都慕名前来参观。
可以说,大半辈子的时间,王斌章都花在了制伞上,所以,退休之后,即便已经60岁,他对制伞的热情也没有减弱半分,他心中甚至还有个伟大的梦想:把伞做到最好!
于是,1985年,王斌章揣着仅有的2000元钱,挂靠在镇公办的名下,办起了雨伞厂,但说是雨伞厂,其实只是个简单的制伞作坊,而这就是后来家喻户晓的“天堂伞”。
然而,伞是杭州的四大特产之一,当时的杭州伞厂、西湖伞厂已经是闻名全国的大国企,在巨头的阴影下诞生的天堂伞,只是被认为一个退休老头消磨时间而玩的把戏,根本没有多少人看好。
在这样的情况下,王斌章并没有灰心,靠着几条独家秘笈,短短几年时间,他就成功把天堂伞打造成国内伞业的龙头企业,一统伞业江湖。
差异化经营,靠质量制胜
80年代,一把雨伞只能卖1、2块钱,因为竞争激烈,大家都拼命压低价格,因此雨伞的品质和档次都很低 。
王斌章深知自己和财雄势大的国营企业凭价格,永远没有出头之日,因此,他转变思路,让天堂伞走中高端价位路线的品牌,一把伞卖到7块钱。
天堂伞也由此成为国第一家走中高端价位路线的雨伞品牌,当然这并不是乱来的,天堂伞的结实耐用的质量让消费者的钱花得心服口服。
质量过硬:40个专利,100多个零件,一用就是10年!
一把普普通通的伞,能有多复杂?王斌章告诉你,他在雨伞上面获得的专利,一共有80多项。
一把天堂伞,看似结构简单,实际上共有100多个零件,包括伞面、伞骨、伞杆、按钮等;伞要收放自如,则要关系到弹簧、滑轮、绳索的组合,每一个环节都充满着无数智慧。
1996年,天堂伞被大量企业假冒,王斌章不胜其烦,但这也让他下定决心,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他不停地对制伞设备进行改进,他自行研制的电脑自控尼龙开幅机、槽管自动抱马鞍冲孔机等,性能均领先于世界先进水平。到了最后,假冒者根本来不及更换新设备!
而且,王斌章还投入大量资金,打造了自己的设计团队和研发基地,95%的设备都是自研自产自用。
现在,一把天堂伞一共有40个专利设计,从普通防雨伞到如今的防紫外线面料,从铁杆到铝杆、镀铬杆,从弹簧片到按钮,从顺四节到倒四节,不少用户买的天堂伞,一用就是10余年!
可以说,天堂伞独有的硬功夫,让别的制伞企业只能望其项背,自叹不如!
不断创新:三折伞、防紫外线伞应有尽有
王斌章曾经说过,“别看我年纪大了,思想可是很先进的,每年我们都做市场调研,产品跟市场走,偷懒不变怎么行?”
他潜心研究,设计出了钢骨三折伞,成为了国内三折伞自主研发第一人。这种三折伞迅速取代了千百年来一统天下的长伞柄、固定伞骨的纸伞和油布伞,让便携式的雨伞走进了亿万家庭。
除此之外,天堂伞还是国内首个生产防紫外线伞的企业,早在1996年就推出了。
当时王斌章在杂志上读到,女性在夏天总是担心自己的皮肤会被晒黑。他脑筋一动,如果设计一种伞,能够抵挡紫外线,让女性夏天再也不怕被晒黑,岂不是很有销路?谁说雨伞只有下雨天才能用的?!
于是,他带着团队开始研制,经过千百次的反复试验,防紫外线伞终于研制而成,还申请了国家专利。一经推出就红遍全国,太阳伞这个名词,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诞生的。
宁失万贯,不丢品牌
在大家印象中,天堂伞一直是质量可靠的代名词,这样的印象除了天堂伞品质确实过硬,更归功于王斌章对于品牌的用心呵护。
王斌章常说:“做产品就是做人,只有做大家都信任的好人,产品才可以做大!”并且一再跟员工交代:“要保证每把伞不出一点毛病,要选用优质的材料,不能偷工减料。”
为此,他曾经亲笔书写了“宁失万贯,不丢品牌”这几个大字挂在厂区,从此这八个大字成了厂里所有员工的座右铭。
都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王斌章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决心:
热门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