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培训:迎解企业培训中失效的难题
一直以来,企业培训始终令众多HR经理伤脑筋,一不小心培训成为“鸡肋”的尴尬想必曾是很多HR挥之不去的痛。也许,我们可以找到诸多理由:老板不够重视、员工不够努力、讲师不够优秀、课程不够理想……然而,一旦理由成为借口,培训的现实价值就沦落成为不得不走的“程序”。
分层培训 迎解企业培训失效难题
对于培训,很多管理者认为只是人力资源部的一项常规工作,对于培训在组织建设中所能发挥的核心功能,往往认识不清。在目前营销组织的培训中,常存在以下两种误区与现象:
1、形式主义。主要表现为:只重培训的形式而不重内容,只重视培训的数量而不重视质量,只重场面的壮观而不重实际的效果,为培训而培训,误认为只要进行了培训就会取得相应效果。
2、教条主义。主要表现为:基本照搬其他企业的培训形式与方法,而不结合本企业实际,不能形成特色的培训方案体系与政策。
这些认识上的误区,渐渐使营销组织的培训问题成为企业管理者的头疼话题。
问题及原因
1、战略目标与方向不清晰
企业的各项组织管理工作,应始终以企业经营战略目标为轴心,没有清晰的战略目标做指引,包括团队建设与培训在内的各项工作则失去方向,高层的战略意图也就无法通过培训的手段,有效地传递到中低层。
2、高层管理者重视不够
很多的“一把手”习惯做甩手掌柜,认为培训只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一项具体工作而已。高层的不够重视,可能带来两个后果:其一,整个组织自上而下,无法形成重视培训的氛围;其二,培训所需的资源与投入得不到保障,导致培训工作的开展束手束脚。
3、中层管理者认识偏差
由于对培训认识上的偏差,一些部门的负责人,在行动上表现出轻视或表示培训是负担与多余,也会影响到员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与纪律性。整体中层在培训上认识的不统一,会给培训的系统性与持续性,带来障碍与困难。
4、人力资源部工作不得力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没有将年度的培训体系与同期的组织建设战略有机结合起来:其次,在培训体系的设计上,不能将培训对象与培训教材、教师及方式有机结合,提高针对性:再次,培训后,轻视对培训效果的分析评估等工作,不能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检讨与调整,提出改进措施。
定位培训
观念决定行动,解决认识问题是采取正确行动的基础和前提。而认识问题的解决最重要的就是要对培训在企业营销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一个正确的定位。
1、企业战略良性发展的理性选择
近年,从国内各类企业的发展路径与方式来看,可分两类:第一类是通过捕捉机会与资源的投入,形成“量”的扩张;第二类是通过经营模式的不断创新,形成“质”的提升,卓有成效地保持赢利的持续增长。从战略上讲,第一类企业将逐渐走向“红海”,而第二类企业在走向“蓝海”。从战略的高度重视培训,逐渐建立科学培训体系,建立学习型组织,是企业战略良性发展的理性选择,也是营销组织健康成长与稳健壮大的前提和基础。
2、企业组织功能建设的基础
按照人民大学博导包政教授的观点,企业要想持续创造辉煌,必须将营销策略思想逐渐落实到组织形态上,并依赖组织功能长期与持续的建设,才能逐渐发育出竞争对手难以复制的核心竞争力。营销组织的培训『,是营销组织思想建设与组织建设的基础工作,因此必须将培训规划纳入企业的战略层面去考虑,逐年加大总体预算。
3、企业持续创新的系统工程
培训对于企业成长的作用,如同中医科学的养生哲学,是循序渐进的,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系统工程。首先,由于各企业所处的行业与发展时期不同,对培训的具体要求也不同;其次,企业的发展和队伍的成长都有不同的阶段,所以要求整个培训体系与时俱进,从形式到内容上需要不断创新;再次,企业外部市场、技术、政策、信息网络等方面日新月异的变化,也需要企业的培训体系,能够有持续的创新与发展。
分层的针对性培训
营销组织的培训有其本身的独特性,有别于生产、研发、行政或财务等其他体系,因此,企业在制订培训政策、教材选择、教师选择与方式选择等方面,都需要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以保证培训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基层培训:促成“三心”
人员构成与培训要点:基层是组成企业的基本细胞与肌体,通过培训,提高他们的基本能力与素质,是企业成长的基础。营销基层人员的特点是:人数庞大,分布广泛,一般年龄偏小,工作经历与资历相对较浅。培训要点可以概括为“三心”:一是使他们清晰与明了企业的总体战略方向与经营宗旨,统一思想,逐渐形成长期服务于企业的“忠心”;二是使他们掌握与提升工作技能,提高工作效率,逐渐形成职业化的“专心”;三是严格遵守公司规章制度与纪律,增强他们工作的“责任心”。
培训方式与方法:基层培训采取的方式无非有两种:第一,定期大规模的“广种博收”。主要指年度、半年度或季度举办全体或部分基层人员大会,统一思想,传播文化,提升个人技能,进行相关的大型培训。第二,日常小规模的“喷灌”与“滴灌”。主要指企业应用低成本的方式(如网络或影视资料),利用就近或当地师资资源进行短周期的培训,内容主要侧重于基本的技能与技巧。
实例一:A企业是行业中名列前茅的机械制造公司。在进入常州区域市场时,市场的占有率较小,与其主要竞争对手市场份额的相对占有比例为1:9。由于A企业在常州区域的团队刚刚组建,队伍整体稚嫩,年龄偏低,基层员工技能水平低,甚至连口头表达都不尽人意,悲观和消极的情绪弥漫在全体团队中。我们采取的培训方式如下:第一,组织全体人员观看影片《士兵突击》的部分精彩片段,并在观看电影后展开讨论,形成统一思想。在会前会后高唱《团结就是力量》、《真心英雄》等鼓舞斗志的歌曲。第二,各办事处一般有人员5~8名,以住点为单元,每天清晨提前1 5分钟上班,选择一本精炼的小故事集,每天由一人朗读3~5分钟故事,其他人发言1~2分钟,以提高每位人员的口头表达力与思考力。第三,由总部提供教材与光碟,针对业务人员、技术人员和销售辅助人员,利用晚上或周末时间,开展每周一次的专业技能培训。第四,针对新市场,定期召开区域性的骨干会议,汇总各类信息,研究竞争策略,提炼市场拓展的语言要点与公关方案。经过3个月至5个月的持续培训,效果明显,常州区域的业绩持续上升。
热门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