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倒班员工的培训工作怎样开展?
首先,作为培训工作者,需找到生产排班安排表,拿到排班表后,结合本月培训内容进行分析。如何分析?
①看员工作业时间与培训时间如何结合。
1、培训时间,员工每个时间都是疲惫的,培训参与度怎么整都是打折的
2、培训需求,每个车间的工序和设备,都可能不一样,培训需求多样化造成培训满意度必须打折
3、员工需求,倒班员工大部分是两类:低学历高年龄,高学历低年龄,这样的群体对培训需求矛盾比较大。
但是制造业班组有一个特点:结群性比较强,标杆效果强烈,功利性较突出。
所以我建议
1、全员性培训,必须少,必须短,必须上班时间培训,尽量少占用休息时间
2、针对性培训,抓标杆,抓上进,培养有影响的员工,让员工在过程中传播
3、效果的评估,重实操,重应用,在实际操作中评估,评估结果要及时应用
在培训时间上,四班两倒的员工是疲惫的,这点我承认。那么,我在里面也提及到:四个班,调整成三个班上班,其中一个班休息好来培训,这样可以保证培训参与度。明明知道效果是打折的,那么,我们从一开始就需要在时间上做出调整,能尽力调整,让效果提升,哪怕是一点点也是可以的。其次,我们降低培训的期望值。我里面提及到了翻土培训,多次重复来强化效果。也许,这样的多种办法,就可以增加培训效果。
在培训需求上,肯定是针对性培训,不会让搬运工来学习冲压机的知识。除非转岗,但转岗属于另外一种培训。
针对低学历高年龄、高学历低年龄这点上,是需要区分的,把他们进行分开培训,但是在分开培训的同时使两者之间做到2点:对抗赛和结对子!这样是可以把两者之间看起来的矛盾和谐地解决的。
至于是否必须在上班时间培训,这就看企业实际情况了。能上班时间培训是最好的,但我认为,一个重视学习技能的工厂,是在学习氛围上是有所营造的,至少在作业员工心理认为:我得学习!这是起码的。如果没有这个基础,那么,所有的培训都是无须做的。培训这个,尤其是制造业的培训,从我的经历中来说,员工不参与、中层不配合等这些都不是问题。问题的关键是作为人事工作者来讲,走到他们心里面去没有?把他们心里的东西给疏通了还是依然堵在那里。如果是后者,那么,在培训时间上,你怎么安排,制造部门都会说:没时间!在参与时说:没意思。
制造业的培训,很简单的,最主要的是翻土培训。把这个做好了,培训效果不用评估,就能一眼看出来的。
为什么要进行翻土培训?我们都知道成人的习惯养成只需要21天。这是一个。还有一个,就是沟通上,你想的是100%,可是嘴巴里表达的是80%,人家能听到的也就是60%,能理解的也就是40%,吸收了的,也就20%。所以,必须进行翻土培训。
热门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