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6大医改福利!细数你最关心的那些点~
李克强总理日前在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确定了2016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主要包括扩大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年内实现大病保险全覆盖等6各方面的内容,这6大改革落实之后,参保人究竟能获得哪些福利,瑞方今天就来挖一挖。
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翻番
目前,全国各地分布着约6800家城市公立医院。2010年,我国在17个城市启动了公立医院改革试点,2014年试点城市扩大到34个,2015年改革试点城市将增加到100个。今年改革试点城市由100个扩大到200个,可见改革的力度正在加大。
瑞方有话说:
从时间历程上看,试点城市数量在成倍上涨,这一方面显示着医疗改革的力度加大,另一方面也能看到有关部门在改革政策推广上下的功夫。相关文件显示,到2017年,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全面推开,改革内容包括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机制,推进医药分开,提供特需服务的比例不超过全部医疗服务的10%,总体上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降低到30%以下。可以想见这些优惠政策很快将会在全国对200个试点城市推行对看病的参保人将会是一大笔优惠。
试点医院优秀资源基层执业
在全国70%左右的地市开展分级诊疗试点,开展公立医院在职或退休主治以上医师到基层医疗机构执业或开设工作室试点。年底前使城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扩大到15%以上。
另外,为增强看病的透明度,弱化重复检查、过度治疗的现象,本次常务会议还提出要力争全部三级医院、80%以上二级医院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
瑞方有话说:
当下,一些大城市和大医院医疗资源集中,有些医院的科室一号难求,而中小城市的医院特别是社区医院看诊病人相对较少,这项措施针对的正是这种医疗资源不均衡的现状。 将优秀的医疗资源下放到基层,既方便了参保人就医,不必“进城看病”,也缓解了中心城市大医院的收容压力。
同时,“临床路径管理”是指针对一个病种,制定出医院内医务人员必须遵循的诊疗模式,此举一旦落实,病人们不用担心会被“乱开检查”了。
大病保险全覆盖减轻负担
会议要求健全补偿机制,新增试点城市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严控不合理检查检验费用,年内实现大病保险全覆盖。
瑞方有话说:
目前,社会上存在的因病致贫现象主要是因为包括癌症在内的一些大病治疗费用很高,动辄几万、几十万让患者不堪重负。
大病保险全覆盖是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的重要环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财政补助从人均40元提高到45元。有了大病保险之后,报销额度普遍比原来提高了10-15个百分点,这10-15个百分点面对高额的治疗费将是一笔不晓得支出节省。
购药自主权交给患者
全面推进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建立药品出厂价格信息可追溯机制,推行从生产到流通和从流通到医疗机构各开一次发票的“两票制”,使中间环节加价透明化,患者可自主选择在医院或零售药店购药。
瑞方有话说:
在医院看病的小伙伴们应该都有过拿着医生完全无法辨认的处方拿药的经历,这其中自然涉及到医院药物的加成收费,赋予患者购药的自由不光是减轻看病负担,同时也是推动医院转型,让医院的收益更多来自于高质量的看病问诊,而非依赖药物加成。
同时,本次会议还提出要建立常态短缺药品储备制度,增加艾滋病等特殊药物免费供给,这些对相关患者来说无疑是福音。
建立激励机制凸显医务人员技术价值
会议提出完善基层医疗机构绩效工资制度,鼓励试点城市制订公立医院绩效工资总量核定办法,建立与岗位职责和业绩相联系的分配激励机制,凸显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
瑞方有话说:
这一点和第四条有一定的相关度,鼓励医务人员通过技艺来获取报酬,而非通过其它手段。同时目前一些科室或岗位比如儿科医生存在负担重、压力大但报酬不高的现象,导致人才流失。这对医院对患者来说都是不小的损失。建立鼓励机制,提升相应岗位的待遇对医生的积极性和医患关系都有助益。
推进基本医保全国联网和异地就医结算
推进基本医保全国联网和异地就医结算,提高基本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补助标准,统筹推进各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和互联互通。
实际上,在今年的两会记者会上,李克强在回答关于全国医保联网的问题时表示,要在今年基本解决省内就医异地直接结算的基础上,争取用两年时间,使老年人跨省异地住院费用能够直接结算,使合情合理的异地结算问题不再成为群众的痛点。
瑞方有话说:
这一点可以说是本次改革内容的最大亮点,我们可以看到,医保全国联网和异地结算已经提上日程,成为重点工作。这意味着以后异地就医、异地医疗报销不再是横在患者与医院之间的障碍。
不过,认真来看,目前全国各地区的社保制度都是各自为政的,根据城市发展差异,各项政策都有不同,全国联保和异地结算这样的“大工程”在短期之内恐怕难见成效,但是不管怎样,总是往规范化、便捷化方向发展,诸位不妨拭目以待。
(本文为瑞方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链接)
热门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