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技能显身手 展示报关人才时代风采
不久前,第五届全国职业院校报关技能大赛在北京举办,56支队伍、2168名选手参赛。
“报关员代表所属企业,向海关办理进出口货物报关、纳税等通关手续。”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教师刘庆珠向记者介绍。
全国职业院校报关技能大赛,展现了报关专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果,展示了报关专业在校生的风采。“你看, 这张报关单上的47个项目, 全都涉及报关专业的课程,包括归类、 保险、 知识产权、进出口税费等30多个学科。一名合格的报关员, 要具备非常宽泛的知识。我们常说报关员要 ‘面广、 线长、会沟通’,就是这个道理。”刘庆珠对记者说。
技术进入“读秒时代”
“我明显感觉到,跟往届大赛相比,本届大赛选手的技能更娴熟了。比如,在接单申报、删改单、查验、征税、放行、保税加工备案等比赛程序中,选手的用时更短了。 在单据信息的发现、处理上,我们已经进入了 ‘读秒时代’。”刘庆珠告诉记者。
李洪运是天津津通报关有限公司总经理。在大赛现场,他一边观战,一边向记者介绍: “本届大赛体现了京津冀一体化带来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的趋势。 你看,在这个开放的模拟通关中心,可以实现申报、风险防控、现场作业、 专业审单 ‘四同时’。也就是说,北京 ‘出口’、 河北 ‘申报’、 天津 ‘出港’同时进行。”
目前,天津报关职工占京津冀在职职工总数的46%。 “我们公司共有5000多名在岗职工。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员工技能培训,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李洪运说。
在大赛中发现人才
中国报关行业职业教育委员会秘书长郑俊田,是5届全国职业院校报关技能大赛的评委。 “这次比赛有许多亮点。比如,为了紧跟国家通关业务的改革步伐,大赛引入了无纸通关业务。”郑俊田说。
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代表队,获得了大赛一等奖。带队老师陈磊说: “上海是全国报关从业人员和报关量最多的港口城市。 目前,上海市已经形成了报关企业从赛事中选拔人才的机制。很多企业认为,毕业生取得报关资格证书还不够,还要在技能比赛中取得比较好的成绩。”
上海欣海报关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炜告诉记者: “我们公司和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是校企合作的长期伙伴。我来观赛,既是为了了解报关业发展情况,也是为了发现报关人才。”
以赛代练长见识
中国报关协会会长刘文杰, 观看了本届全国职业院校报关技能大赛。 “学、赛、 训与政、 校、 企结合,为的是搭建培养报关技能人才的平台。随着 ‘一带一路’ 建设的推进,国家对报关人才的需求量更大了,对报关技能水平的要求也更高了。”刘文杰说。
苏州建设交通技术学校的薛妹王子参加了本届大赛。 “在比赛的预录、审单、提交等环节中,我平时学到的知识派上了用场。 比赛很紧张,我的收获非常大。 报关员的工作很重要, 我们要把好每一个‘关’。”薛妹王子说。
苏州建设交通技术学校代表队,获得了大赛一等奖。 “我们学校有5000多名在校生,1/10学的是报关专业。我们在这次比赛中收获的除了奖牌, 还有见识。 我们这些人,从老师到学生,对报关市场新业态、‘互联网+通关’有了更多了解。”该校带队教师孙康告诉记者。
热门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