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技能进农家 各族群众有奔头
今年以来,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人社部门结合当地优势产业,针对群众实用技术短板,认真组织扶贫对象开展种植养殖等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确保每户有1人掌握一门实用技术,增强扶贫对象“造血”功能和致富能力。
边境民族新福音民族刺绣代相传
河口县瑶山乡八角村位于边境地区,属全州重点贫困村。 全村共有400余户1390人, 以苗族为主,其中,70%以上为建档立卡户。
对此,上个月,红河州人社局、河口县人社局与瑶山乡党委政府在河口县瑶山乡联合举办民族刺绣手艺、 肉牛养殖技能精准扶贫培训班。
通过这两项培训, 河口县引导49家贫困户开始从事肉牛养殖,培养出130余人从事瑶族、 苗族刺绣手工艺生产。技能的提升, 让他们对脱贫致富有了自信。
金平县者米乡是 “直过民族”拉祜族聚居区, 由于特殊的历史、地理、社会发育程度等原因, 拉祜族素质型贫困问题突出, 总体发展滞后。
红河州人社部门在年初对者米拉祜族乡下新寨村、 顶青村开展两期共240人的畜禽疾病防治专项技能培训的基础上, 近日, 继续对者米乡六六新寨拉祜族村开展家禽家畜饲养与疾病防治专项培训。
六六新寨拉祜族村地处低热河谷半山区, 全村共有100余户400余人,以香蕉种植、 橡胶提取为主要收入来源。由于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 收入仅能保证基本的温饱。而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 较为适宜开展家禽家畜养殖。 培训让当地少数民族群众掌握了鸡、 猪等家禽家畜的基本养殖知识, 开辟了脱贫致富的新门路。
滇越铁路新亮点旅游培训掀热潮
滇越铁路是云南的第一条铁路,它连接着多个民族和多元文化, 在跨国界的经济文化活动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蜚声海内外的滇越铁路 “人字桥” 就位于红河州屏边县湾塘乡境内。 湾塘乡地处低热河谷,滇越铁路穿境而过。
近年来,随着滇越铁路名声的越来越大,来“人字桥”旅游的人也越来越多。 “人字桥”周边山清水秀,悬崖、河谷风光独特。这些正是发展旅游业的有利资源。
为帮助湾塘乡群众充分利用当地旅游资源优势, 上月末, 红河州人社部门以与旅游业关系紧密的“吃”为切入点,在湾塘乡举办了为期一周的中式烹饪师培训班, 向村民开展乡村 “农家乐” 服务培训,传授中式菜品及家常菜的烹饪制作技巧。 培训从中式菜品的色、 香、味、型烹制技艺入手, 技工院校教师现场讲解操作, 使村民的厨艺有了很大长进。
不少村民表示, 通过参加人社部门组织的精准扶贫技能培训, 自己不仅学到了厨艺,对今后开办“农家乐”或是从事旅游餐饮服务都充满了自信。
热门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