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疏得好 下游堵得牢
“没想到这么快就把钱要到了,多亏了你们的帮助。” 日前, 拿到3500元被拖欠的工资后,农民工张自钢拉着江苏省镇江市新坝镇劳动监察中队工作人员的手,再三表达自己的谢意。
对于镇江市劳动监察部门的工作人员来说,这样的事情不新鲜。近年来,镇江市劳动监察部门将保障职工劳动报酬权益机制建设列为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项目,在全市建立了党委主抓、政府负责、部门联动、上下协同的预防化解企业欠薪工作机制,实现了职工投诉举报、集体纠纷、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案件、劳动争议、劳动关系信访量“五个下降”。
加强联动 打出讨薪 “组合拳”
伴随经济进入新常态,工资拖欠事件在镇江各类用人单位时有发生,影响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
作为和谐劳动关系构建工作的牵头部门, 镇江市人社部门深知,仅靠一家之力解决企业欠薪问题的工作格局已被彻底打破。 “只有依靠各相关部门的力量,形成多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我们才有可能打赢这场解决欠薪问题的攻坚战!”镇江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支队长王峻介绍。
在此思想指导下,镇江市成立由市政法委、 人社局、 公安局、 检察院、法院等14个部门组成的预防和打击恶意欠薪办公室的同时,出台 《关于预防和打击企业欠薪问题的工作意见》, 对工资支付主体责任、定期巡查、 建设工程监督、 民主监督和劳动争议处理等工作均提出具体要求,建立起劳资纠纷应急联动处置、行政与司法联动办案两个工作机制。
新的工作机制的建立, 给镇江市从重从快处理恶性欠薪案件注入了新的动力。据了解,2014年,镇江市共立案查处欠薪事件971起,追缴工资5587.41万元,将40起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犯罪案件移送公安机关查处,抓获逃匿犯罪嫌疑人26名, 检察机关提起公诉6起, 审判机关作出有罪判决4人,有效遏制了恶意欠薪行为。
排查隐患 提高企业 “免疫力”
在 “下游” 围追堵截欠薪的同时, 镇江市人社局同样没有放松“上游”的工作。依托人社服务 “五进五送”载体,镇江市开展 “综合指导服务进千企” 活动,职工工资支付检查工作贯穿全年。
“我们以建筑、交通、水利、加工制造和餐饮服务为重点行业,以施工工地、开发区、 工业园为重点区域,以欠费企业、 租赁企业、 生产经营困难企业为重点单位,发现一户,跟踪一户,清欠一户。”镇江市劳动保障监察员严晋告诉记者。
与此同时,镇江市还建立起三色预警机制,对欠薪1个月的企业给予黄色警告,把欠薪两个月的企业列为重点监控,对欠薪3个月的企业则实施重点督查。 去年,全市共排查出存在欠薪隐患企业234户,消除各类劳资隐患5620条,督促补发工资2170万元,补缴社保费1615万元,确保欠薪企业动态清零。
对于镇江市人社部门的工作人员来说,检查不仅是发现并解决问题的手段,还是宣传政策法规、 让企业负责人了解管理规范重要性的绝佳机会。
丹徒区高桥镇某服装加工厂负责人老李就是受益者之一。先前,由于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知识欠缺,图省事的他一季度才跟员工结算一次工资。经劳动监察人员及时提醒后,老李迅速改正并连声道谢: “多亏你们提醒,不然我违反了规定都不知道。欢迎你们多来检查指导。”
拓展渠道 员工维权 “不出门”
在努力解决欠薪问题的同时,一个问题始终萦绕在镇江市人社部门工作人员脑海———如何让农民工讨薪既讨得到,又能省力?
为解决这一问题, 从2012年起,镇江市依托联动举报投诉平台,建立快速处置欠薪绿色通道,整合电话、 窗口、 网络3大投诉举报渠道,使全市62个一级网格全面受理举报投诉业务,同时将受理的欠薪维权信息录入联动平台,及时流转至管辖机构承办,实时对各类案件网上监控, 实现了让数据上网路、让群众少跑路的目标。
以2014年为例,当年镇江市联动举报投诉平台通过12333和网络受理欠薪案件325件, 按期办结率100%, 案件流转率较上年增长了103%,减少了维权成本,同时减少了管辖争议,确保及时受理、快速反应和依法处置欠薪举报投诉案件。
张自钢的经历即是例证之一。10天前,家住扬中市新坝镇的外出农民工张自钢来到新坝镇劳动监察中队反映: “润州区的一家企业欠我一个半月工资,但现在我母亲生病住院又没时间去讨,怎么办?”
核实情况后, 扬中市新坝镇劳动监察中队立即通过联动平台登记,连同张自钢填写的投诉书、 提供的详细证据材料,一并流转至润州区劳动监察大队。通过两地联动受理,3500元被拖欠工资很快到了 “足不出户”的张自钢手中。
热门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