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节福利】教你最省钱生二胎
曾几何时,“只生一个好”是家喻户晓的计生标语。如今,中国正式放松多年以来饱受争议的“一孩化”政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是中央作出的一个“关键决定”。
那么,二胎政策的放开到底会对哪些方面产生影响,而作为二胎政策的实施者和主力军,广大妇女同胞们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
二胎VS老龄化
央视新闻称,放开二胎旨在“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但同时也有专家指出,中国政府刚刚作出的放宽独生子女政策的决定虽然是重要的一步,但其影响将十分有限。要想破解老龄化这颗“人口定时炸弹”,中国还必须做得更多。
事实上,中国目前面临的最艰巨问题是如何遏制因30年的计划生育政策而导致的人口老龄化现象。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李成认为,人口政策的放松“主要是出于经济的考量,因为当局已经开始担心未来20年、甚至更早就可能出现的劳动力匮乏的问题”。
二胎VS性别差距
中国长期以来的计划生育和部分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之下,男孩数量远远多于女孩。《参考消息》称2004年是有纪录以来男婴和女婴数量相差最高的一年:新生男婴和女婴比例为121.2:100。因此,到2020年,处于适婚年龄的中国男性人数将比女性多3000万至3500万。
放开二胎政策或许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这种文化,但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性别差距给父母造成的压力,均衡中国男女比例,维持人口比例生态稳健发展。
二胎VS城市居民
在中国决定启动二胎政策的大背景下,舆论对这一个案给出的解读是:生育政策虽呈逐步放开的趋势,但因“有人养不起孩子”,中国的人口增势并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在二胎政策放开前,中国社科院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符合生二胎标准的家庭中选择生二胎的只有一成。造成这种局面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尤其是在城市地区,居民的生存成本本就在急剧增加,生育成本同样不可小觑。
30多年来,随着束缚解开,个人价值被重视甚至是过度重视。很多人生育时考虑的更多是:有没有能力让孩子的个人价值实现最大化。在这种观念引导下,养孩子就意味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父母们也不可避免地要牺牲时间、兴趣、甚至自己的事业,或许还会降低生活品质。迫于经济压力“不敢”生二孩成为大部分城市居民的常态。
国家在二胎政策落实上也有下一番工夫,人民日报微博称:“#微观五中全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全会公报指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提高生殖健康、妇幼保健、托幼等公共服务水平。”
提高服务水平,降低生育成本是减轻家庭生育二胎压力的主要途径。有孕育计划的妇女同胞们也要关注自己应该享有的国家福利待遇,持续缴纳五险一金。五险一金中生育保险可为孕期妇女提供高额的医疗产检报销,以深圳为例,从第一次产检到生产总共需花费8164.9元,但有生育保险的参保人大部分产检费用可以100%报销,按照90%计算,参保人最终只需交纳816元,大大节省了生育成本。
此外,父母的社保持续缴费时间除了关联买车买房外,对孩子将来的入学也是有相应影响的。按照国家规定,企业需为员工缴纳五险一金(包含生育保险),对于全职在家的妈妈来说,可通过正规渠道的人力资源公司找寻社保、生育报销代办服务,降低“二胎”成本。
热门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