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员工激励的成败是否由物质决定
企业员工激励的成败是否由物质决定
员工激励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企业通过合理的薪酬福利及科学、系统的人事管理制度,对员工的各种需要予以不同程度的满足或者限制,以激发员工的需要、动机、欲望,使员工树立岗位目标,并在追求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保持高昂的情绪和持续的积极状态,充分挖掘其潜在能力。
人的需求是多层次的,物质需求只是最低层次的需求,因而薪酬制度对员工的激发员工工作热情所起的作用是有限的;而管理一但制度化就变得僵硬,用死的东西去管活的人不一定有效。员工激励方案如果只依赖简单的物质刺激,很可能会导致欲望不断增长,而实际激励效果却随之下降。企业管理者在制定合理物质激励的基础上,也需要尝试从一个全新的角度——人性出发,去探索人们行动背后真正的动力源泉。我们发现,危机、荣誉、使命、竞争、沟通、生存、兴趣和空间能带给人们最强大的行动力。
此外,在激励方案实施的过程中,还要坚持以下两个基本原则:公平性和对症下药
公平性是员工管理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则,任何不公的待遇都会影响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情绪,影响激励效果。取得同等成绩的员工,一定要获得同等层次的奖励;同理,犯同等错误的员工,也应受到同等层次的处罚。如果做不到这一点,管理者宁可不奖励或者不处罚。管理者在处理员工问题时,一定要有一种公平的心态,不应有任何的偏见和喜好,不能有任何不公的言语和行为。员工只要存有不平的心态,许多以前能激励员工的方法,现在都变得不管用了
按能力和心态划分,所有类型企业的员工都可以分为四个级别,在采取激励措施时应按照级别对症下药:
A级员工具有高昂的工作热情和高超的工作能力,他们是企业的骨干力量,对应的激励政策应予以重用,充分信任。
B级员工能力很强,但对工作热情一般。这类人才可能对自己的职位和前途没有明确目标,一方面企业要肯定其能力和信任,一方面给予具体目标和要求;特别要防止这些“怀才不遇”人才的牢骚和不满感染到企业,要与他们及时沟通。对难以融入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的,干脆趁早辞退。
C级员工有较高的热情,但是工作能力欠缺,这是较常见的一种,尤其年轻人和新进员工。企业要充分利用员工热情,及时对他们进行系统、有效的培训,提出提高工作能力的具体要求和具体方法,调整员工到其最适合的岗位或职务。
D级员工低热情,低能力,对企业贡献不大。企业不应完全对他们失去信心,但控制所花时间,仅开展小规模培训;首先激发其工作热情,改变其工作态度,再安排到合适岗位。仍然不能有效激励的,再行解雇辞退。
热门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