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议企业劳务派遣
再议企业劳务派遣
劳务派遣制度自从在我国生根发芽,如今被社会普遍认同并得到快速发展,国家对于劳务派遣的法制化建设也不断的完善,这无论对于希望能谋得更好发展机会的广大劳动者,还是希望企业缩减成本提升效益的人力资源管理者,都有着积极的影响。但是,对派遣制度的顾虑和偏见,也广泛存在于劳动者和部分企业之中。“良药苦口”“是药三分毒”,凡事都共存着有利和不利的两面性,我们今天就此做一探讨。
人力资源管理有一个著名理论叫做“鲶鱼效应”:鲶鱼是一种比较凶猛,脾气暴躁的鱼类.渔民捕获其他鱼类,由于天性懒散,求生欲望不强烈,所以单独放置容易死亡,卖不出好价钱。如果放几条鲶鱼与其共存,它们就会立即感到生存威胁,于是整个水槽的鱼都被激活,使得靠岸时鱼的成活率大大提高。
对企业来说,劳务派遣制度可以优化员工配置,灵活掌握用工时间以节约成本,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自身用工的法律风险,尤为重要的一点,派遣员工的到来,就像是在员工安定的环境中放置了“鲶鱼”,派遣员工为了谋求转正会努力工作表现自身的能力,这对正式员工造成压力和刺激,形成相互竞争提升斗志的局面。潜移默化中,促进了工作效率的提升。
对派遣员工来说,通过这种方式,使自己摆脱不利因素的影响(资历,学历等)有机会去到以正式工身份无法进入的企业工作。通过自身努力,实现转正和发展,达到“曲线救国”的效果。
但就像前文所说事物的两面性,有些派遣员工进入企业努力奋斗,造成了鲶鱼效应,激活了工作氛围并且实现自身的价值;而同样也有些员工自身需要强大“归属感”的支撑,作为派遣员工进入企业当不了那条鲶鱼,反而心理产生落差,自己的工作都做不好,更不用说去激活周围环境。
我国劳动法明确规定企业对派遣员工必须同工同酬,但是不可否认的现状是其和正式员工就好比是领养的与亲生的,无论是物质上还是心理上不可能完全做到同一标准。所以劳动者自身也要提升自身抗性,努力做一条充满斗志的鲶鱼,为企业和自己创造价值。
当前劳务派遣市场竞争激烈,派遣公司质量也良莠不齐。企业在选择合作伙伴的时候要对其存续合法性及公司相关管理制度进行审核,选择当地信誉较高的劳务公司合作。否则也可能在后续服务中出现问题,“有利”变成了“不利”。
热门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