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周口个税计算器 | 周口工资计算器
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2019
征缴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原来是3500,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27日再次审议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草案维持一审时“综合所得(包括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减除费用标准从3500元提高至5000元”的规定,同时个人所得税税率及级数保持不变,扩大3%、10%、20%三档低税率的级距。新增了专项附加扣除项目,包括: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以及赡养老人支出(2019/01/01后扣除)。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五险一金)-5000
实发工资=应发工资-五险一金-缴税
个税起征点2019
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项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是指国家为了完善税收体制,更好的进行税制改革,而制定的税收制度。2018年6月1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召开,个人所得税免征额拟调至5000元。2018年8月底,调查显示,大部分网民希望提高个税起征点。2018年8月2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并于2018年10月1日起过渡施行,2019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一(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适用)
级数 |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 | 预扣率(%) | 速算扣除数 |
---|---|---|---|
1 | 不超过36,000元的部分 | 3 | 0 |
2 | 超过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 | 10 | 2520 |
3 | 超过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 | 20 | 16920 |
4 | 超过300,000元至420,000元的部分 | 25 | 31920 |
5 | 超过420,000元至660,000元的部分 | 30 | 52920 |
6 | 超过660,000元至960,000元的部分 | 35 | 85920 |
7 | 超过960,000元的部分 | 45 | 181920 |
说明:1、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工资、薪金所得时,应当按照累计预扣法计算预扣税款,并按月办理全员全额扣缴申报。
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二(居民个人劳务报酬所得预扣预缴适用)
级数 |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 | 预扣率(%) | 速算扣除数 |
---|---|---|---|
1 | 不超过20,000元的部分 | 20 | 0 |
2 | 超过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 | 30 | 2000 |
3 | 超过50,000元的部分 | 40 | 7000 |
说明:1、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三(非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适用)
级数 | 应纳税所得额 | 税率(%) | 速算扣除数 |
---|---|---|---|
1 | 不超过3,000元的部分 | 3 | 0 |
2 | 超过3,000元至12,000元的部分 | 10 | 210 |
3 | 超过12,000元至25,000元的部分 | 20 | 1410 |
4 | 超过25,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 25 | 2660 |
5 |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 30 | 4410 |
6 |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 35 | 7160 |
7 | 超过80,000元的部分 | 45 | 15160 |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四(经营所得适用)
级数 | 应纳税所得额(含税) | 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 | 税率(%) | 速算扣除数 |
---|---|---|---|---|
1 | 不超过30,000元的部分 | 不超过28,500元的部分 | 5 | 0 |
2 | 超过30,000元到90,000元的部分 | 超过28,500元至82,500元的部分 | 10 | 1500 |
3 | 超过90,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 | 超过82,500元至250,500元的部分 | 20 | 10,500 |
4 | 超过300,000元至500,000元的部分 | 超过250,500元至390,500元的部分 | 30 | 40,500 |
5 | 超过500,000元的部分 | 超过390,500元的部分 | 35 | 65,500 |
说明:1、本表含税级距指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的余额。
相关推荐:
2018年养老金上调最新消息
2018年养老金上调最新消息
聚焦养老金“十四连涨”
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2018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明确从2018年1月1日起,按照总体水平5%左右的标准为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上调养老金。预计将有1.14亿名退休人员因此受益。
涨幅如何确定
自2005年至2017年,我国已连续13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使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水平从700多元提高到2017年的2500元左右。其中,2016年和2017年实现了统一安排、同步调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金维刚说,此次5%左右的总体调整水平,是国家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兼顾养老保险制度长期可持续发展,所作出的慎重决策。“养老金调整水平主要考虑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物价上涨,以及基金支撑能力等因素确定的”。
从实际情况看,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增速放缓,职工平均工资涨幅平稳,物价增幅略低于上年同期。同时,领取基本养老金人员不断增加,加之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缴费人数与领取待遇人数的抚养比不断下降,养老负担越来越重,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压力不断增大。
“按5%左右调整退休人员待遇,适当放缓养老金增速,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在保障退休人员基本生活的基础上,实现了广大退休人员适当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有利于更好地保障退休人员的长远权益,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也更可持续。”金维刚认为。
多缴多得长缴多得
金维刚特别强调,“5%左右”的调整水平是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全部退休人员待遇调整的总体人均水平,并不是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分别以各自人均养老金水平为基数,都按照5%的比例调整,更不是每个退休人员都按5%增加养老金。
首先,今年调整将继续坚持“并轨”原则,调整办法与2016年和2017年基本相同,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统一实行“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调整办法:定额调整体现社会公平,同一地区各类退休人员调整标准基本一致;挂钩调整体现“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激励机制,使在职时多缴费、长缴费的人员多得养老金;适当倾斜体现重点关怀,主要是对高龄退休人员和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等群体予以照顾。“这一调整办法能够适当调节退休人员收入差距,体现了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原则。”金维刚表示。
同时,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退休人员基本情况存在差异,各地区之间、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之间的具体调整办法可能会存在一定差异。具体到每一位退休人员,由于缴费年限和养老金水平不同等原因,实际增加调整水平也会存在一定差异。一般来说,在职时缴费年限长、缴费工资水平较高的人员,增加的基本养老金绝对额也会相对较高。
“调整的时间从2018年1月1日起。”金维刚说,由于各地情况存在差异,各地调整养老金发放到位时间可能会有快有慢,但总而言之会尽快将增加的养老金发放到退休人员手中。
多措并举应对养老金支付压力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灵指出,为了应对未来养老金的支付压力,国家采取了多种措施:一是建立了目前市值2万亿元的全国社会保障战略储备基金,未来可用来补充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以缓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金支付压力;二是建立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机制,力求实现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三是划拨部分国有资本,弥补“老人”和“中人”的养老保险转制成本;四是各级政府依法承担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的兜底责任,增强制度的公信力等。
“总之,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框架日趋完善,养老保险基金运行总体平稳,通过深化改革,多措并举,能够实现我国养老保险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褚福灵说。
周口个人所得税计算器|2018-2019年个税计算器,采用最新个税税率表,提供工资、薪金、税后工资所得、年终奖、劳务报酬、稿酬所得、财产租赁转让等个税算法,个税改革、起征点变化后最好用的个税计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