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发展
企业好不容易招来的员工,却总是留不住,现在已经成了很多企业的心病。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分析导致员工流失的主要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就能比较有效的改善企业的留人问题。
有些人可能会说,三年?一年不加薪我就时刻准备着跳槽了。其实,这里说的三年只是一个模糊时间概念。我们今天要探讨的是员工应不应该因为不加薪而跳槽? “智联招
第一:选择单位是生存之本 入职这家公司面试的时候,BOSS问:你最关心企业的哪两个方面?答:1.行业发展前景,是不是朝阳行业?2.BOSS对人力资源岗位的理解? 选企业一定要选朝阳
我大学毕业也有十多年了,和大部分毕业生一样,我职业生涯的前五年是在走弯路,甚至可以说是一个试错的过程。 直到做了HR这份职业,才明白。若当初有高人指点,了解如何认
我有一个原先做广告,后来自己创业的同事。他在刚入行两三年的时候拿着不过七八千的工资,和周围的职场新人别无二致。他的工作也毫不起眼,服务公司的一个化妆品小客户,每天打电话发邮件,还有盯着设计师改东西。
然而,这都是表面上我们以为的样子。
过了两年他跳槽,大家都以为他去了别家公司。直到有一天看到他的朋友圈,才知道他和别人一起创业了。而他创业公司的第一个客户,就是当年他服务的这个化妆品客户。
后来和其他同事聊起来才知道,当年公司嫌这个客户小,不愿意投入太多资源去维护。倒是他,兢兢业业做了两年,
美国心理学家克拉姆曾做过一项实验: 他招聘了全美七家酒店的服务员,虽然平日的工作相当于大量的锻炼,但由于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的身体如同缺乏锻炼的人一样糟糕。
前不久,某知名招聘网站与全球化智库(CCG)发布《2017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
报告显示,海归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1-3年内盈利的占比27.9%,目前尚未开始盈利的企业占比59.6%。调查还显示,有52.9%的海归创业者有创业失败的经历,究其原因,经验匮乏和资金不足为主要原因,占比分别为40.4%和29.4%,市场定位偏差的比例高达27.2%。此外,合伙人之间出现矛盾、技术不够先进分别占比16.2%、8.8%。
上周,有家著名财经媒体对我进行专访。
期间聊起一个现象,这
所谓底层能力,就是无论进入哪一个领域都能让自己快速上手的能力。它包括对新知识的迅速理解,逻辑推理,类比和联想,结构化思维等等。
在新知识不断涌现的今天,打造底层能力变得尤其重要,因为“风口”“机会”是随时都在变化的,但底层能力永远都不会变。底层能力强的人,无论遇到什么新问题,都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而不是答案。注意,是思路而不是答案,这点非常重要。因为答案往往是唯一的,而同一个思路却可以推导出不同的答案。就像数学公式是固定的,但变化因子的不同会导致最后得出结果的不同。这里的关键点在于外界条件的变化。
如果对方给予你一分的帮助,你会回报多少?大多数人也许会回答,一分还一分,这很公平。但是回报一分,很可能以后对方和你的关系也就停在这“一分”。
可另外一种思维是:对方给予你一分,你回报回去三分甚至五分,那么下次对方很可能回报给你的就是七分,九分。当然,也有可能对方并不领情。可当你对每个人都这样,总有人会记得你,未来的回报肯定不止这一分。
这里的诀窍在于,当你回报三分五分的时候,无形中提高了和对方之间的“价值交换”期望。下一次对方再和你合作,自然也要相应提高他的回报。换句话说,你主动改变了游戏规则
热门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