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方人力】数字化人力资源服务外包标杆品牌

企业咨询热线:4000-028-820 四川个人咨询热线:4000-028-821

媒体报道

中华网报道
中华网报道
中华网

人力资源服务信赖品牌

凤凰网报道
凤凰网报道
凤凰网

先进人力资源服务机构

搜狐网报道
搜狐网报道
搜狐网

2018中国互联网+人力资源服务值得信赖品牌奖

新浪网报道
新浪网报道
新浪网

开启SaaS+人力资源创新生态模式

腾讯新闻报道
腾讯新闻报道
腾讯新闻

深度简化企业人事管理

企业都会出现的税务问题

选择税务代理 为企业降低成本

通过组织结构再造、薪酬结构设计、交易支付设计并结合全国各地税收优惠政策,实现企业成本最优化、员工收益最大化、薪资社保个税公积金四平衡的一种顶层设计服务。
企业减轻税务负担

企业成本降低

员工财富增值

员工财富增值

税务代理就选瑞方人力

专业团队

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专家型顾问团队和法务团队,可提供专业知识和高品质的服务咨询

全国网络

服务网络遍全国,能提供品质如一的服务,能更详细的了解当地的法律法规。

精细管理

瑞方人力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9001:2015,拥有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和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获得企业信用评级标准:AAA级。

严谨合规

资深的法律专业团队敏锐洞察最新政策法规变化,提供新法解读和实操建议,确保所有业务操作符合国家及地方法规。

我们有幸参与1000+企业的成功之旅

已有许多大型企业选择我们

  • 企业税务代理 合作企业
  • 找税务代理公司 合作企业
  • 税务代理怎么办 合作企业
  • 税务代理好吗 合作伙伴
  • 税务筹划 合作伙伴
  • 薪资筹划 合作伙伴
  • 人力资源事务外包 合作公司
  • 劳务派遣 合作公司
  • 税务代理公司 合作公司

税务代理常识

自贡税务代理公司|税务代理公司有哪些?哪家好?为企业提供税务优化,薪资筹划,劳务派遣,社保代理,岗位外包,薪税服务等人力资源管理外包

养老保险金怎么算?

  养老保险金怎么算?养老保险是社保五险中比较重要的一险,我们都知道养老保险缴得越多养老金就越多,那么,养老保险金怎么算的呢?

一、个人社会养老保险计算公式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注释】参加市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人员,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实际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满15年以上的,按月计发基本养老金。根据最新的养老金计算办法,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

二、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公式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注释】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计发月数略等于(人口平均寿命-退休年龄)X12。目前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

三、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

  基础养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示例】假定男职工在60岁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4000元,累计缴费年限为15年时: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0.6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0.6)÷2×15×1%=48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1.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1.0)÷2×15×1%=60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3.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3.0)÷2×15×1%=1200元;

  累计缴费年限为40年时: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0.6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0.6)÷2×40×1%=128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1.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1.0)÷2×40×1%=160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3.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3.0)÷2×40×1%=3200元。

  平均缴费指数就是去年你按1000基数缴纳,而社会当年平均工资2000那你的当年指数就是0.5,把每年的算出来平均,很容易,到时候你自己都可以计算多少养老退休金的。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可以看到,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自己实际的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的历年平均值。低限为0.6,高限为3。养老金的领取是无限期规定的,只要领取人生存,就可以享受按月领取养老金的待遇,即使个人帐户养老金已经用完,仍然会继续按照原标准计发基础养老金,个人养老金还要逐年根据社会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的增加而增长。因此,在养老金的两项计算中,无论何种情况,缴费基数越高,缴费的年限越长,养老金就会越高。

养老保险金怎么算? 第1张

四、2016年养老保险计算公式政策说明

  【新政策】退休时基本养老金=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数/100+实际缴费工资累计额的8%/(平均预期寿命-退休年龄)×12

  在缴费年限规定中,原政策规定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交满15年,便按公式给付养老金,新政策规定到达退休年龄但缴费年限累计不满15年的人员,不发给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存储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终止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原政策中单位缴费工资总额20%(其中17%进入统筹账户,3%进入个人账户),个人缴费8%进入个人账户,新政策规定单位缴费工资总额20%全部进入统筹账户,个人缴费8%进入个人账户。并且新政策还说明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 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 本人缴费指数;其中“本人缴费指数”为“本人当月缴费工资”除“当月当地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后的历年算术平均值。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只点明“个人账户”有利率,没承诺未来利率水平,如何尽快解决空账运转状况实现可能的增值是问题的关键。大部分进入“统筹账户”的资金没有利息收益。所谓“平均预期寿命”又称“人口平均期望寿命”,是指在现阶段每个人如果没有意外,应该活到的年龄,其数值呈逐年上升趋势。

五、2016年养老金上调计算

  个人养老金数额=老年养老金+劳动退休金+个人储老金

  月老年养老金=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年龄补贴率×(个人年龄-65)+劳动补贴率×个人累计缴费年限]

  月劳动退休金=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劳动退休金百分率×个人累计缴费年限月个人储老金=个人退休时的个人账户储存额的110%÷(76-个人实际退休年龄)÷12

了解税务代理

自贡税务代理公司|税务代理公司有哪些?哪家好?为企业提供税务优化,薪资筹划,劳务派遣,社保代理,岗位外包,薪税服务等人力资源管理外包

5月医疗保险新政策

  5月医疗保险新政策。医疗保险终于要进来改革了,改革后的医疗保险保障范围更广,保障权益也增加了几项。下面,我们来了解5月医疗保险新政策吧。
 

5月医疗保险新政策


  一、扩大医保的报销范围

  将更多门诊看病费用纳入报销范围。目前医疗保险对于门诊费用报销很少,门诊看病只能用个人医保账户,而个人账户钱较少,对很多门诊费用根本不够支付。居民医疗保险甚至都没有个人账户。因此很多人交了医疗保险,在没生大病之下,可能一辈子都用不到一次,这也是很多人对医保有意见的原因之一。

  在改革之后,将逐步把部分对健康损害大、费用负担重的门诊慢特病和多发病、常见病普通门诊费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从50%起步。以后随着医保基金承受能力增强还将逐步提高保障水平。

  很显然,将部分门诊费用纳入报销范围,是有利于减轻医保参保人员的看病负担的。

  二、扩大个人医保账户的使用范围

  个人账户可供配偶、父母、子女使用。目前的医保个人账户,原则上是只能供个人使用的,只要个人不生病,也就用不到了。所以常出现健康人群的个人医保账户余额很多,而老、弱人群的账户长期入不敷出现象,既不利于医保资金的合理利用,又不利于减轻个人的看病负担。

  而在改革之后,拓宽了个人账户使用范围,个人账户里的钱可用于支付本人、配偶、父母、子女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以及在定点零售药店购买药品、医疗器械和医用耗材发生的由个人负担费用。不过不得用于公共卫生费用、体育健身或养生保健消费等不属于基本医疗保险保障范围的其他支出。

  此项改革,受益的主要是参与职工医疗保险的人,跟参与居民医疗保险的没什么关系,因为居民医疗保险是没有个人账户的。

5月医疗保险新政策 第1张

  三、调整个人账户医保资金的计入方法

  单位缴费不再计入个人账户。目前医保个人账户的资金中,有个人缴纳的部分和单位缴纳的部分,个人缴纳的全部计入个人账户,单位缴纳的有30%会计入个人账户。

  改革之后,单位缴纳的30%将不再计入个人账户,而是会被计入统筹账户的。因此,以后个人医保账户每月收到的钱就会减少。

  这项改革同样也是针对参与职工医疗保险的人。所以对参与职工医疗保险的人来说,虽然个人账户的使用范围扩大了,但收到的钱却少了,算是一得一失。

  四、加强对医保基金的监督管理

  这一点主要是为了防止医保基金被违规使用。在此之前,骗取医保基金的现象还是很多的,比如2020年就有60多万家定点医疗机构被查,追回了220多亿元的医保基金。

  这种骗取医保基金的行为,不仅触犯法律法规,而且也损害了其他参保人员的利益。所以加强对医保基金的监督管理,减少骗保现象的发生,也算是能让大部分正规使用医保的参保人受益。

  5月医疗保险新政策。医疗保险新政策现在可能只在小部分地区实施了,相信之后会全国范围内实施。了解自己地区医疗保险新政策有没有实施,可以咨询当地社保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