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方人力】数字化人力资源服务外包标杆品牌

企业咨询热线:4000-028-820 四川个人咨询热线:4000-028-821

媒体报道

中华网报道
中华网报道
中华网

人力资源服务信赖品牌

凤凰网报道
凤凰网报道
凤凰网

先进人力资源服务机构

搜狐网报道
搜狐网报道
搜狐网

2018中国互联网+人力资源服务值得信赖品牌奖

新浪网报道
新浪网报道
新浪网

开启SaaS+人力资源创新生态模式

腾讯新闻报道
腾讯新闻报道
腾讯新闻

深度简化企事业单位hr简历筛选方法和流程

企业都会出现的税务问题

选择HR工作外包 为企业降低成本

通过组织结构再造、薪酬结构设计、交易支付设计并结合全国各地税收优惠政策,实现企业成本最优化、员工收益最大化、薪资社保个税公积金四平衡的一种顶层设计服务。
企业减轻税务负担

企业成本降低

员工财富增值

员工财富增值

HR工作外包就选瑞方人力

专业团队

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专家型顾问团队和法务团队,可提供专业知识和高品质的服务咨询

全国网络

服务网络遍全国,能提供品质如一的服务,能更详细的了解当地的法律法规。

精细管理

瑞方人力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9001:2015,拥有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和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获得企业信用评级标准:AAA级。

严谨合规

资深的法律专业团队敏锐洞察最新政策法规变化,提供新法解读和实操建议,确保所有业务操作符合国家及地方法规。

我们有幸参与1000+企业的成功之旅

已有许多大型企业选择我们

  • 企业hr工作内容 合作企业
  • hr的工作的态度 合作企业
  • hr工作流程 合作企业
  • hr工作范围 合作伙伴
  • hr工作方向 合作伙伴
  • hr工作技巧 合作伙伴
  • hr工作日常 合作公司
  • 人事hr工作 合作公司
  • hr核心工作 合作公司

HR工作外包常识

成都HR工作外包公司|HR工作外包公司有哪些?哪家好?为企业提供税务代理,人才外包,工资代发,税务优化,社保挂靠,薪酬优化,薪资代发等人力资源管理服务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报销范围

  现在很多人认为社保中对我们福利最好的是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可能大家都比较熟悉了。那么对于医疗保险你是否也很熟悉呢?对于医疗保险的报销范围清楚吗?如果不是那么清楚就请和小编一起来看看下面的内容!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报销范围 第1张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报销范围是什么?

  在满足缴纳城镇医疗保险的相关规定之外。参保人员需在定点的医疗机构或定点零售药店产生的以下项目是可以报销的费用:

  住院治疗的医疗费

  急诊留院观察并且转入住院治疗的前7日费用

  符合城镇居民门诊特殊疾病,病种规定的医疗费

  其他符合规定的费用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报销的条件是什么?

  参保人员需在定点的医疗机构就医。在就医时,需要带上医疗保险卡、身份证或户口本到当地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治疗,凭证享受医疗保险的补偿待遇。参保人可以自主选择定点医疗机构,不用办理转诊手续。因为急诊、抢救或者在异地生病的,可以就近具备条件的医院治疗,但是必须在7日之内向经办机构办理相关手续。

  如果因为病情、医疗条件的限制需要转市级以上医疗机构的,应由市级定点医疗机构出具转院证明,并到当地的居民医疗保险机构办理转院手续。如没有按照规定办理转诊手续,或者自行到非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医疗费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将不予报销。

  异地出差、探亲或者长期住在外地的职工医疗保险的保险规定:

  对于出差、探亲等情况在外地发生的医疗费用、只能够报销符合医疗保险规定的外地急诊费用,非急诊住院的所有费用都不予报销。

  参保人员在外地居住超过6个月的,按照长期住外地人员性质保险医疗费用。

  长期住外地的参保人员可由单位提供证明,确定两所定点医院。

  长期住外地的职工需要按规定限量开药:每就诊一次,急性药量在3日以内,慢性病药量在10日内。结核病、高血压、糖尿病则可以延长到30日量,超过标准的不予报销。

了解HR工作外包

成都HR工作外包公司|HR工作外包公司有哪些?哪家好?为企业提供税务代理,人才外包,工资代发,税务优化,社保挂靠,薪酬优化,薪资代发等人力资源管理服务

工伤保险赔偿标准你知道吗?

  工伤保险赔偿标准你知道吗?工伤保险是企业承担费用,给员工一个“免费保障”,所以大家对于工伤保险的赔偿标准,可能不是很了解,因此,小瑞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工伤保险的赔偿标准用以增长大家对社保的了解。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1、一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27个月

  2、二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25个月

  3、三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23个月

  4、四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21个月

  按月享受伤残津贴(按月支付)

  1、一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90%

  2、二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85%

  3、三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80%

  4、四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75%

  (注: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二、五级、六级伤残待遇标准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1、五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18个月

  2、六级伤残补助金=本人工资×16个月

  伤残津贴

  1、五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70%

  2、六级伤残津贴=本人工资×60%

  (注:难以安排工作的工伤职工由用人单位按照月发给伤残津贴,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三、七级至十级伤残待遇标准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1、七级伤残=本人工资×13个月

  2、八级伤残=本人工资×11个月

  3、九级伤残=本人工资×9个月

  4、十级伤残=本人工资×7个月

  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如《河北省工伤保险实施办法》第33条。

工亡待遇标准

  1、丧葬补助金=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6个月。

  2、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3、供养亲属抚恤金标准

  配偶=工伤职工生前本人工资×40%,其他亲属=工伤职工生前本人工资×30% 。

  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其直系亲属享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待遇。

  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的,其直系亲属可以享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待遇。

因工外出时发生事故或在抢险救灾中下落不明的待遇标准

  1、职工因工外出期间发生事故或者在抢险救灾中下落不明的,从事故发生当月起3个月内照发工资。

  2、从第4个月起停发工资,由工伤保险基金向其供养亲属按月支付供养亲属抚恤金。

  3、生活有困难的,可以预支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50%。

  4、职工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职工因工死亡的规定处理。

  赔偿项目编辑

工伤索赔的赔偿项目有以下几种情况:

  1、造成一般伤害(未达到残疾)的赔偿

  医疗费、伤者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费、生活护理费、工伤期间的工资、交通食宿费。

  2、造成伤残的赔偿

  医疗费、伤者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费、生活护理费、工伤期间的工资、交通食宿费、辅助器具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3、造成死亡的赔偿

  丧葬补助金、一次性伤亡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

  4、职工下落不明的情况

  职工外出或抢险救灾中下落不明的赔偿项目,要分不同情况而定。职工没有被宣告死亡的,其直系亲属可以获得的赔偿项目有:供养亲属抚恤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50%(生活有困难的);职工被宣告死亡的,其直系亲属可以获得的赔偿项目有:丧葬费、供养亲属抚恤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工伤保险赔偿标准你知道吗? 第1张

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

  第一条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六条第一款的授权,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是指无营业执照或者未经依法登记、备案的单位以及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或者撤销登记、备案的单位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或者用人单位使用童工造成的伤残、死亡童工。

  前款所列单位必须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向伤残职工或者死亡职工的近亲属、伤残童工或者死亡童工的近亲属给予一次性赔偿。

  第三条 一次性赔偿包括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或童工在治疗期间的费用和一次性赔偿金。一次性赔偿金数额应当在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或童工死亡或者经劳动能力鉴定后确定。

  劳动能力鉴定按照属地原则由单位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办理。劳动能力鉴定费用由伤亡职工或童工所在单位支付。

  第四条 职工或童工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在劳动能力鉴定之前进行治疗期间的生活费按照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确定,医疗费、护理费、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费以及所需的交通费等费用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标准和范围确定,并全部由伤残职工或童工所在单位支付。

  第五条 一次性赔偿金按照以下标准支付:

  一级伤残的为赔偿基数的16倍,二级伤残的为赔偿基数的14倍,三级伤残的为赔偿基数的12倍,四级伤残的为赔偿基数的10倍,五级伤残的为赔偿基数的8倍,六级伤残的为赔偿基数的6倍,七级伤残的为赔偿基数的4倍,八级伤残的为赔偿基数的3倍,九级伤残的为赔偿基数的2倍,十级伤残的为赔偿基数的1倍。

  前款所称赔偿基数,是指单位所在工伤保险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

  第六条 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造成死亡的,按照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支付一次性赔偿金,并按照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0倍一次性支付丧葬补助等其他赔偿金。

  第七条 单位拒不支付一次性赔偿的,伤残职工或者死亡职工的近亲属、伤残童工或者死亡童工的近亲属可以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举报。经查证属实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责令该单位限期改正。

  第八条 伤残职工或者死亡职工的近亲属、伤残童工或者死亡童工的近亲属就赔偿数额与单位发生争议的,按照劳动争议处理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九条 本办法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3年9月23日颁布的《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同时废止。